最近
經常遇到住在京都的人貼出照片
邊度邊度嘅櫻花開了(因應樹的種類不同,花期亦不同)
今日上雅虎日本,居然推送祗園白川的直播給我
枝垂れ桜,已經開始開花啦!
當下忍無可忍
先訂機票,再訂酒店(居然給我訂到最後一間😊)
今次,唔信你唔開
唔需要去景點同遊客擁擠不堪
酒店樓下就是上面的照片!
行屍走肉整個三月
終於又要出行啦✌
行って来ます🏃♀️
去年春天
京都的櫻花遲開
https://midori163.blogspot.com/2024/06/blog-post.html
今天偶遇別人貼出的
去年,在同樣的地點
那些我未能看到的風景
仿佛命中註定
Naomi走咗之後
去了福岡避年小住
每日睡到自然醒
四處美食
天晴便去室外咖啡座曬太陽
天陰則去樓下的英國吧飲啤酒
然而終究還是要返港開工
很多習慣性的日常都需要reset
有啲茫然不知所措
尤其經過熟悉的街景
心中自然有少少感傷
週末,終於鼓起勇氣獨自去行山
並無多愁善感
只是,當上到這座古蹟燈塔↓
中間那個被石塊箍住的門的位置,
一向是我們比賽擺各種古靈精怪的pose,
然後互相影相的固定位
悵然若失。。。。
C'est la vie, pas le paradis....
去年,在X上偶然見到某人拍的夜櫻
那不是我第一次見到那棵櫻花樹
獨立的一棵櫻花樹,日語叫「一本桜」
與一片櫻花樹相比,另有一番味道
當我再次遇到這棵在神秘的雨夜中盛開的櫻花樹
終於引發了一追究竟的好奇心
在社交媒體上的潛規則是:
如果貼出相的人沒有註明地點
一般人不會特意去問(問了也是白問🤣 )
好在,背景有間餐廳的名字,
查找一番,原來就在我常去的那間特別食堂樓下
但食べログ上卻註明該餐廳已結業
今次去東京,散步去了大約的地點
圍著地標建築物轉了一週、兩週。。。。
卻無論如何找不到
最後,是那棵櫻花樹旁邊的紅色郵筒救了我!
通常郵筒是有系統定位的,不會輕易移動
通常,日本人亦不會輕易砍掉一棵櫻花樹
原來,樹後面的建築物已經被拆掉了
未知將來會變成什麼?
宵の街で魅る雨桜。。。。
東京之旅
圓滿、完美、perfect....
看到了想看的燈飾:
不過是要這樣大家排隊輪流去拍的😅
下榻酒店的聖誕裝飾,依然美麗:
(只是在去年的全紅花上,點綴了一些金色花結,嘻~)
Personnel:
Lars Jansson (p)
Thomas Fonnesbeck (b)
Paul Svanberg (ds)
Tracklist:
1. Just This
2. Pure Sensation
3. Waltz for Bill
4. Receiving
5. Bohuslan
6. Mustapha
7. Intimate Talk
8. Cherished
9. Turn The Whole Thing Upside Down
10.No Purpose
11.Safe Trip
12.Anatta
13. To Have Or To Be
Label: Storyville Records 2018
2年前に発売された「More Human」はセルフ・カヴァー・アルバムとしてロングセラーとなり、今でも高い人気を誇っている。
そして今回発売されるラーシュ・ヤンソン待望の新作「Just This」は2015年の「Facing The Wall」以来3年ぶりとなるオリジナル・アルバムである。
アルバム全13曲全てが彼の人生への深い洞察力と彼の持つリリシズム溢れる美しく斬新なアイデアに富んだメロディーを持っている。
実はこのアルバムをレコーデイングする直前に彼の最愛の夫人、クリスティーナに重篤な病気が発見され、精神的に苦悩する中での作品作りとなったが、その追い込まれた精神の中で葛藤する彼のピアノは今まで以上に人間味溢れ極めて説得力のある力強いものになっている。
彼は「人生の全てを受け入れるということは簡単なことではない。
しかし現在を見つめ完全に自分を没頭させること、Just This。」と語っている。
https://ventoazul.shop-pro.jp/?pid=134719291
因為喜歡菊地 雅章
多年前聽過他的這張唱片
某日忽發奇想,想要找封面上的那個階梯
結果真的給我找到,在京都,名字就叫做「大階段」
於是每次回京都,都會去行那個230段的階梯
(封面黨歷久不衰陰魂不散😄)
這次去大階段之前的晚上開著電視在ipad上看X的新聞
偶然見到京都攝影師稻田大樹貼出了他剛拍的紅葉
地點剛好在我要去的大階段附近!
於是,翌日爬完大階段就直接行了過去
很快,就發現了他取景的位置
這是我用iPhone拍的
我不會用任何美顏偽術
只是手機相機的原始設定
所以沒有那麼鮮豔的色彩
但是 真實
這座城並不開放
偶爾有附近的街坊進到園子裡放狗或發呆
幾乎無人,非常安靜,陽光日和,紅葉正紅
在花園的木椅上
渡過了一個美妙的午後。。。。
此刻,全世界都在關注著同一件事
美國大選
截止目前,247 : 214
昨天陶傑在facebook上發了呢篇
I couldn't agree more.
美國大選,是決定西方文明命運的關鍵一天。全球許多人都在問:這個「世界警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是主持公義太久而金屬疲勞,還是全民平均癡肥,血管脂肪堵塞,影響了大腦神經的正常判斷?
例如:華盛頓郵報老闆貝索斯宣布:今年不再公開支持任何候選人。三十名員工憤而辭職,二十萬訂戶退訂。
幸好貝索斯本人財雄勢大,華盛頓郵報沒有工會發動罷工、印刷機停印、報紙開天窗。這些辭職的「知識份子」和「良心訂戶」,只是悻悻然自己滾蛋,並無權力。一旦這種人成為一份國營的華盛頓郵報空降的民主黨黨委書記編輯管理小組,不止cancel 訂閱,而是cancel 關閉了你這張報紙。因為這種人認為:貝索斯就沒有在大選前保持沉默的自由。
胡適說過:在共產黨統治下,你沒有沉默的自由。
在美國投票前三日,德國國會通過的法例正式生效:由11月1日起,德國公民可以自由更改官方記錄出生證明書的姓名和性別,可以一年更改一次。更改性別,不須醫生證明、司法裁決,自稱女性的「跨性別」生物老男人,即使八十歲,可自由出入女廁,女更衣室,女浴室,赤身露體,對七八歲的女童,指一指自己的下身,揮手發出類似拜登一樣慈愛的笑容。
德國人的性別不必再根據生理特徵決定,而取決於個人意願。成年德國人將可以選擇四種性別:包括男、女、雙性、無性。
德國前有前東德共黨告密人出身的總理麥克萊同志長達十六年的大愛包容管治,後有奧巴馬賀錦麗、美國加州和紐約「文化研究」知識份子的意識型態傳染,為歐盟今後的「變性化」定下指標。這一切都由英語國家傳染過來。賀錦麗(中國譯為哈里斯),是此等意識形態陣營的總代表。
我沒有投票權,我只是一名在安全距離之內的世界公民觀眾。
但我承認,我本人有一個缺點,我有一點點cynical:這一次我暗中希望哈里斯贏,因為我想看看美國大量智商平庸的選民如何為開創一個超級愚蠢的命運。我只為一點娛樂,以及未來四年有無限的KOL話題,擁有市場收益。
所謂cynic,是古希臘哲學的一個流派,沒有中文準確的翻譯。一般人很深奧地叫「犬儒」,或比較無害地譯為「玩世不恭」———其實不止,都不精確。cynics 是能看透人性愚昧和陰暗面、在全世界盲目樂觀開party的時候,比較能超前提出警告的人。所謂I told you so :莎士比亞、1984的作者歐威爾、大導演塔倫天奴,俱是cynics 中有傑出貢獻者。
共產主義者也是最大的cynic : 將人性的惡本發揮擴展到極致而精致——例如,當台灣在加州的移民為Kamala Harris 取了一個文藝腔的譯名,叫做賀錦麗,中國一貫拒絕用譯名來美化其仇恨的西方領袖,偏偏叫做哈里斯(另一位印度裔女共和黨人Nikki Hailey,中方故意醜化譯稱為「黑莉」),亦cynicism 的一種。
美國立國二百年,美國人對歐洲發生的一切極端的災難:法國大革命、馬克思列寧的無產階級暴力專政、德國希特勒的第三帝國,隔了一個大西洋,就像梅毒和天花對於印第安人與瑪雅人當年一樣,並無免疫能力。不但沒有,新一代的美國人,還以為極左的思潮很新奇。而且因為對上一代的逆反心理,像亞當夏娃一樣,上帝警告他們不要試食那隻禁果,在撒但的誘惑之下,美國的下一代終於熬不住,出於對父權的反抗,偏偏要咬一口。
而美國東西岸的人文知識分子,更如患了小兒的麻疹,香港人說的高分低能、有知識卻無常識,就是這種徒具人形的學術泡沫生物。他們認為他們政治正確,這樣吹水很有型、很酷。當年中共的瞿秋白也很有脫俗的文青明星氣質,電影「齊瓦哥醫生」裏奧馬沙里夫的齊瓦哥、以及女主角的前度進步青年情人柏沙(Pasha)也是一位很有書卷氣的知識分子,都得到貌美的娜拉(Lara)的傾心。
而今日的川普,面目確有一點猙獰,仔細看,此獠還有一點像一隻獅鬃蜥蜴。
美國的大學畢業女生當然不會選川普,而會擁護笑面迎人親切和藹的賀大媽。由cynical 的透澈角度,當然很正常。
但我對這種無聊的爭論實在很厭倦。要結束美國人愚蠢的爭議,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有機會試一試。正如令三十年代討厭蔣介石國民政府的上海左傾的知識分子田漢、曹禺、沈從文、夏衍千千萬萬之流,外加一個超級智障的「國母」宋慶齡,既然不到黃河心不死,既然他們認為比一般的中國小商人更聰明,我暗中向上帝祈禱:請賜給他們一個毛澤東。
And I’m so glad that my wish was granted.
中國歷史上當然也有清醒的人,例如力勸吳王夫差不要相信西施的伍子胥,勸諫楚懷王的屈原。但他們忠君心切,都選擇自殺。伍子胥說:我要把一雙眼睛挖出來,掛在姑蘇的城門口,看着越王勾踐的大軍殺進來,把吳國滅掉。伍子胥很清醒,但畢竟太書生氣了。他應該哈哈大笑,揚長而去,及時先逃離,去桃花島上,以娛樂的眼光欣賞姑蘇城的陷落。
當然,這種cynicism太過極端了也不好。羅馬的尼祿,不也一樣在屋頂上一面彈琴,一面觀看羅馬城的焚燒?然而一個真正的通人,由舊約聖經天火焚城的上帝到及時避居台灣的胡適,那種cynicism,那種所謂的犬儒,是清澈的、悲壯的、史詩式的。而台灣的李敖,雖然也很犬儒,李敖的cynical 卻很unpleasant,因為有太多的仇怨夾雜其中,而且最後他以為能得到大陸市場,也不清醒,直到人生的最後,在醫院彌留的時候,他也知道上當了。
因此,cynical 是有等級的,cynicism是一個哲學問題。
話扯遠了,You see what I mean。你叫不醒、也不必叫醒一個呼呼大睡或者裝睡的人。對英語世界的朋友,包括這一代的英國人,說話更不能交出三寸真心。出於一點點的惡作劇, to be honest,我手持一杯咖啡,在電視螢幕前坐好,一面播放巴伐洛堤的名曲「今夜無眠」,我一面隔空向俄羅斯的普京和中國的習近平,眨一眨眼晴。我暗中希望哈里斯勝出,其中不涉政治喜惡,只想再看一場人性的鬧劇。純由娛樂角度,美國憑舉國之力選出哈里斯,若可博得我哈哈一笑,再坐直身子續看未來四年的好戲。
😄
其實,雖然今年沒有看到京都的櫻花🌸
但我見過京都的紅葉🍁,偶然地
經歷了難熬的9月、10月
突然強烈地想回京都
即刻訂好機票酒店
還有近半個多月時間樹葉才會變紅
我亦有半個多月時間做research
其實我係咪真的很在乎可唔可以看到紅葉?
答案是「否」
只想回到鴨川坐下
想一想自己的之後
12月1日是媽媽的忌日
從她離開我的那天起,除了疫情
每年的12月1日
都會離港
我不知道哪裡可以見到母親
但絕非此地。。。。
每次去都柏林都會住呢間酒店
都會同前台要求住呢間客房(如果冇人住緊,即便加錢)
只為坐在這個露台
在清晨都柏林的陽光中
飲杯咖啡☕️
剛剛看到艾米莉打開了她在羅馬酒店房間的落地窗 那清晨羅馬美麗的風景
莫名其妙地 想起了都柏林的早晨
還記得Manhattan Jazz Quintet嗎?
這是他們2005年的東京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