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That Birkin....

 

2013年,

嘩!12年前

我說的:使用Birkin最好的方法👇

(原本呢個袋就係愛馬仕老闆為Jane Birkin度身製造的)

https://midori163.blogspot.com/2013/02/how-to-use-berkin.html



























2023年,Jane Birkin過咗身

今日,在新聞中見到了這個袋的下落👇



愛馬仕原版 Birkin 以破紀錄約7870萬港元拍賣成交























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Hermes)原版 Birkin 手袋,在拍賣會上以創紀錄的858萬歐元(折合約7870萬港元)成交,顯示出市場對稀有奢侈收藏品的需求依然強勁。


這款黑色皮革手袋是愛馬仕約於40年前,為已故英國歌手兼演員珍寶金(Jane Birkin)定制,周四在巴黎蘇富比拍出高價,整個競標過程持續超過10分鐘,買家是一名來自日本的私人收藏家。


本次成交價打破了包袋歷來拍賣的紀錄,此前的最高紀錄是一隻鑲鑽鱷魚皮喜馬拉雅 Kelly 手袋,於2021年在佳士得拍賣行以400萬港元成交。


珍寶金於1985年在一個飛機航班上,坐在愛馬仕老闆旁邊時,不小心把自己的行李淺到污穢物,她問為甚麼愛馬仕不做更大的手袋,於是老闆草擬了設計圖,一款實用且非常搶手的包袋不久後便誕生。


https://hk.news.yahoo.com/%E6%84%9B%E9%A6%AC%E4%BB%95%E5%8E%9F%E7%89%88-birkin-%E8%A2%8B-%E4%BB%A5%E7%A0%B4%E7%B4%80%E9%8C%84%E7%B4%847870%E8%90%AC%E6%B8%AF%E5%85%83%E6%8B%8D%E8%B3%A3%E6%88%90%E4%BA%A4-012741775.html?.tsrc=bell-brknews



一點也不驚訝

只有日本人先會咁執著咁癲😊

1987年梵高的那幅“花瓶裡的14朵向日葵”

也是被日本人拍走的。。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物是人非。。。。

 

昨日在ins上見到有人貼出香港街景:


前10秒,是灣仔的【日月樓】

和Naomi成日都經過那裡

某晚飲完酒路過突然覺得咦咁特別嘅

兩人還在門口張望了一番研究吓菜單。。


今日見到別人的短片

心頭不期然一緊

。。。。。。。


但你叫我一個人再去那條街?

不會了!


有些景色

要和好友一起

才好看

就係咁簡單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京都について(二)。。

 

沿著昨天的八坂の塔的反方向走

是三年坂(産寧坂)

通往清水寺和高台寺


那裡有一棵享譽盛名的百年櫻花樹:





















去年2024年4月23日由於根部腐爛,倒下了。。























一百年,樹也累了

而攝影師們,只有等到夜深人靜

方可拍到一張完美的相片


因為,日頭,係咁㗎:





















這是我在2024年3月27日拍的

冥冥之中與這棵樹的最後一面

原本沒打算往上走的,寸步難行

但無論如何想看它一眼。。。。


那天,絕望的我轉過身拍完這張

義無反顧地打道回府!

實在是頂唔順😂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京都について(一)。。

 

關於京都

近年已經係人滿為患

真的!


剛剛見到京都攝影師 稲田大樹 拍攝的八坂の塔:






















知道為什麼他的鏡頭要傾斜那麼高見唔到地面嗎?

請看我在同樣的地方拍的:























已經盡量避開了一些身後的遊客

但妳的鏡頭前面永遠有人!


所以,每當社交媒體上貼出一張無人的京都風景相

下面的留言會清一色地問:

請問你是幾點去拍的?

根據上傳者的回覆,

那通常是在午夜過後到黎明時分。。。。

像這張:






















順道一提,

除了祇園、先斗町,

你在路上見到的穿和服的人

都 係 外 國 人 🤣


2025年5月29日 星期四

Charlie Haden, Kenny Barron - Night and the city (1998)

 

































Personnel:

Charlie Haden (b)

Kenny Barron (p)


Tracklist:

1. Twilight Song 12:45

2. For Heaven's Sake 10:46

3. Spring Is Here 10:20

4. Body And Soul 10:25

5. 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 6:59

6. Waltz For Ruth 8:27

7. The Very Thought Of You 11:01


Label:  Verve Records 1998



Haden on Bass and Barron on Piano: A Match Made in Heaven


Over the years I've attended a number of concerts at Manhattan's Iridium jazz club. (I think it may have since closed because of the pandemic.) This subterranean club's cold, industrial decor and sometimes shrill sound system are hardly ideal for a live recording. Yet the music made there by Charlie Haden on bass and Kenny Barron on piano is absolutely sublime, and the credit goes to these two highly focused jazz masters and the apparent, extra measure of relative quiet maintained by the audience. I cannot praise the joint playing on this album enough. Barron is a creative genius on the keys. His improvisational skill is jaw-droppingly precise and powerful. And Haden's equally inventive bass playing both complements the piano while beautifully cultivating its own strong musical profile. To put it succinctly: Barron and Haden are a match made in heaven in, of all places, Iridium. For this extraordinary live duet recording, I'd change the credited venue name from "Iridium" to "Elysium." Because that's what it sounds like: matchless bliss from two of the best jazz musicians alive.


By Edward Hunsecker


https://www.amazon.com/-/zh_TW/gp/customer-reviews/R3VJSOUIEUKMJC/ref=cm_cr_srp_d_rvw_ttl?ie=UTF8&ASIN=B0BXNDNSTX&language=en_US







許多年前,搗蛋鬼老哥推薦我聽這張碟
記得我是在夜晚打開的電郵
然後開始聆聽
在寂靜的深夜,美到不可言喻。。。。

許多年過去了
在各種音樂平台上無數次偶遇這張碟
每一次 都是歡喜❤️
或許,因為它是兩位大師的live
聽得到觀眾的掌聲甚至輕微的餐具的聲響
令到整張碟充滿了即興的活力與魅力
堪稱天作之合

儘管 Haden本人6年前已經將Full Album上載至自己的Youtube頻道
但是在我個心裡面,一直想擁有一張黑膠
一週前的週末
去了尖沙咀的新黑膠據點‘The Wake Listening Room'
雖然滿坑滿谷的黑膠,仍是見不到它的影蹤
問了熱情的澳洲老闆,他很痛快地說‘啊我居然不知道有這樣一張碟’

回到家,即刻在Amazon上訂了黑膠返來

=============

近年來,尤其近半年多,
不斷地 不斷地 經歷各種離別與告別
就連我家附近的戲院--我經常去看午夜場的戲院
昨天,也落下大閘,結業了。。

於香港,那不能說成是所謂時代的變遷
那只是蕭條,各行各業的如冰河期的冷清

Naomi說,她家附近的海到六月尾就開放捕撈生蠔了
約我去她家小住
已經訂好國際線及內陸線的機票
帶上Naomi指定的、她魂牽夢縈的香港小食
她叫我穿一對防滑的波鞋
我估 她可能會帶我去看她家附近著名的雪牆
然後她年內也會回來香港,住我家

只要還活著
想見的人 盡量去見
想看的風景 盡量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想做的事 不要等明天 因為可能沒有明天

生命只是一場倒數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Time to say Goodbye....


最近幾日

各媒體的頭版都是關於教宗方濟各辭世的消息


認識他,是2019年那部出色的電影【教廷白煙】

【梵蒂岡西斯汀小堂(Sistine Chapel)的煙囪:白煙裊裊,意味新教宗誕生】


媒體報導的重點

不外乎方濟各的一生功過

信徒的緬懷

以及誰誰誰出席了葬禮。。。。


不,我的重點並非這張被轉載無數次被多角度拍下的相片:

(那已演變成了一場由雙方無辜的青年毫無意義地互相殺戮的修羅場)


































在鋪天蓋地的新聞圖片中
直到看到這一張,方濟各腳上穿著的前往天國的鞋子
眼眶不禁發熱。。。。














這是他生前一直穿著的、鞋頭已經被磨破

就如同他一直堅持睡的簡樸的小床

信徒們說:非常的方濟各












還有,在他的靈柩前出現的81歲的法籍修女Geneviève Jeanningros

她與教宗方濟各有著40多年的深厚友誼

(據說每週三,她都會帶著一眾信徒來見教宗)

二者都是為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全部生命的人


媒體都在議論說她打破了梵蒂岡的禮儀云云

只不過是,她穿著日常的衣著,甚至背著她的小背包

站在了傳統上為天主教會男性領導者保留的區域

向她的老朋友方濟各做最後的告別











































我有看到影片,她原本在後面排隊等候

是警衛領她上前,示意她站在那個位置



在他們的身上
我看到的 唯有謙卑
無比的高貴
那是虔誠的力量


Pope Francis R.I.P .........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All about Sakura 🌸🌸🌸🌸

 




















































































這一次

我看到了滿開的櫻花

至福❤️


在麵包房買了新鮮出爐麵包和熱咖啡☕️,

坐在鴨川邊、櫻花樹下發呆

小鳥圍在腳邊分享麵包屑

房間的窗下就是櫻花盛開的高瀬川

早晨打開電視聽本地新聞對著櫻花化妝

夜晚對著櫻花食雪糕飲清酒,漫不經心地看著電視節目

浴缸旁邊有一扇窗,直對著鴨川,浸吓浴會趴在窗前看櫻花。。


其實,櫻花更適合用肉眼看

感受它的纖細色彩、一陣風吹過的嫵媚

櫻花都是在盛放的狀態下被風吹落、

你不會見到她凋謝


(所以日本人視櫻花為國花

就是因為她至死也要保持完美的狀態

這是Naomi告訴我的)


還有,其實櫻花需要深色的背景襯托才美不可言

所以賞夜櫻極之夢幻


還有,再續。。。。


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いきなりだけどー

 













最近

經常遇到住在京都的人貼出照片

邊度邊度嘅櫻花開了(因應樹的種類不同,花期亦不同)

今日上雅虎日本,居然推送祗園白川的直播給我

枝垂れ桜,已經開始開花啦!


當下忍無可忍

先訂機票,再訂酒店(居然給我訂到最後一間😊)

今次,唔信你唔開 


唔需要去景點同遊客擁擠不堪

酒店樓下就是上面的照片!


行屍走肉整個三月

終於又要出行啦✌


行って来ます🏃‍♀️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那些我未能看到的風景。。。。


去年春天

京都的櫻花遲開

https://midori163.blogspot.com/2024/06/blog-post.html


今天偶遇別人貼出的

去年,在同樣的地點

那些我未能看到的風景

仿佛命中註定




美到嘆息🌸


2025年3月3日 星期一

Solo Hiking....

 




































Naomi走咗之後

去了福岡避年小住

每日睡到自然醒

四處美食

天晴便去室外咖啡座曬太陽

天陰則去樓下的英國吧飲啤酒


然而終究還是要返港開工

很多習慣性的日常都需要reset

有啲茫然不知所措

尤其經過熟悉的街景

心中自然有少少感傷


週末,終於鼓起勇氣獨自去行山

並無多愁善感

只是,當上到這座古蹟燈塔↓





















中間那個被石塊箍住的門的位置,

一向是我們比賽擺各種古靈精怪的pose,

然後互相影相的固定位

悵然若失。。。。


C'est la vie, pas le paradis....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The Winter Moon....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人


這是 昨日的月亮

接近滿月了。。。。

滿月那天晚上通常是我和Naomi飲酒的日子


好友的離開

令人如此寂寥



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雨桜


 

去年,在X上偶然見到某人拍的夜櫻

那不是我第一次見到那棵櫻花樹

獨立的一棵櫻花樹,日語叫「一本桜」

與一片櫻花樹相比,另有一番味道


當我再次遇到這棵在神秘的雨夜中盛開的櫻花樹

終於引發了一追究竟的好奇心


在社交媒體上的潛規則是:

如果貼出相的人沒有註明地點

一般人不會特意去問(問了也是白問🤣 )


好在,背景有間餐廳的名字,

查找一番,原來就在我常去的那間特別食堂樓下

但食べログ上卻註明該餐廳已結業


今次去東京,散步去了大約的地點

圍著地標建築物轉了一週、兩週。。。。

卻無論如何找不到

最後,是那棵櫻花樹旁邊的紅色郵筒救了我!

通常郵筒是有系統定位的,不會輕易移動

通常,日本人亦不會輕易砍掉一棵櫻花樹


原來,樹後面的建築物已經被拆掉了

未知將來會變成什麼?
























宵の街で魅る雨桜。。。。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さよーなら,またいつか!

 




2025年1月7日
我的好友/死黨/閨蜜,My best friend
Naomi徹底離開了香港,搬回日本了。。。。

她當年因為迷上了Beyond而來到香港
(離港前,她將珍藏的Beyond的唱片全部轉送了給我)
她比香港人更愛香港
她比香港人更了解香港的大街小巷美食美景
我們無數次在這座城市內探險
無數次一時興起去海外旅行
睡同一個房間,share各地美食,
每週至少一次,去固定的酒吧固定的位子happy hour

尤其是疫情三年,
邊度都去唔到的我們
幾乎行遍香港島每座山每條行山徑(有編號的,英國人留下來的)
搭船去遍了每個離島。。。。
當時我們覺得被困在這座遠東城市,失去自由
所以當疫情剛剛過去,日本開關,
她立即飛回了日本鄉下
而我則回了京都

非常詭異的是
當我們可以自由出入境之後
回想起猶如發夢般的疫情三年
卻是無比快樂和空前地健康
心中充滿了希望

最得人驚的是
她會失驚無神輕描淡寫地同我講
「我前幾日生病去住醫院啦,緊急聯絡人我填的係妳啊。。」
咁重嘅責任,好難承擔㗎大姐😅😅
於是我叫她至少將她家姐的電話寫給我
萬一有咩冬瓜豆腐
我可以將她的XX送回她來的地方
她立即將家姐的電話留給我
我們兩人之間就係咁百無禁忌
而這亦是我們一直相處愉快的地方

當Naomi說她要搬回日本住了
我一直不太相信,沒有實感
最後一個聖誕節
她留港招呼日本來的友人
我去了東京,在旅程的最後兩日
染上了流感病毒,生不如死,
一早約定最後的新年倒數,亦無法赴約

然後,就是她離開的倒數了
在她離港的前日,
吃了特效藥,帶上一盒紙巾(是的,盒紙巾)
終於見了面

我們很平靜地做了我們平時見面會做的事
去了每週去的酒吧
酒保一如既往一見到我們就送上了我們飲開的酒
然後去逛那幾間必逛的店
捧著一堆衫入去相鄰的試衣間試穿
然後開門出來相互嘻嘻哈哈指指點點
然後去了時代廣場附近那間老上海菜館食飯
然後,她說想去海邊行吓
我們由銅鑼灣海傍走去灣仔
在天橋上幫她拍了最後一張街拍
居然是近年拍的最美的一張
在寂寥無人的街上,Naomi像我剛認識她時一樣年輕可愛
(我認識她的時候,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香港曾經是那樣的繁華)

然後她說想去吃Five Guys的Shake Shake
於是我們又衝進Five Guys在涼涼的冬夜每人飲咗一大杯冰奶昔

今年4月,大阪要舉辦世界博覽會
我說復活節恐怕不能回京都等櫻花了我最驚多人
她說不如來我家吧,我家那邊的櫻花開的比較遲,剛好

終於到了分別的時刻
好似下週還會見面一樣彼此揮手道別
她說「別にお別れじゃないからね。仕事頑張って」。。

在她臨上車的一剎那
我突然跑過去,緊緊地擁抱了她一下
周圍的路人目瞪口呆以為我們是同性戀?哈~

我沒有流太多眼淚
那種寂寞感是慢慢飄來的

本当、さよならだけが人生だ!

佐っちゃん、元気でね
また いつか どこかで 会いましょうね!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Happy New Year🌹

 

東京之旅

圓滿、完美、perfect....

看到了想看的燈飾:

























不過是要這樣大家排隊輪流去拍的😅























下榻酒店的聖誕裝飾,依然美麗:

(只是在去年的全紅花上,點綴了一些金色花結,嘻~)





































新年伊始,祈願和平、沒有戰爭、沒有瘟疫,
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健康平安、內心平靜,體會四季美景🙏

今年據說是我旅行豐盛的一年
希望能夠呼吸到更多不同的空氣、有更多新的體驗!

2025今年第一約:
去京都聆聽知恩院的新年108下鐘聲

每年1231日跨年夜,知恩院大鐘樓在晚上22:40開始會敲響重70噸的大鐘,共敲響108下持續兩小時之久,在此之前1227日還會舉行「除夜の鐘の試し撞き」由17名僧侶喊著號子「えーいひとーつ、それ」用獨特的方式敲響大鐘」